- 演員、表演指導、臺語對白指導、製作人、編劇、導演
- 第59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女配角入圍者
- 出演多部知名作品,如:《破浪男女》、《華麗計程車行》、《老狐狸》、《阿波羅男孩》、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、《茶金》、《血觀音》、《外鄉女》等。於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飾演肢體障礙者蓋媽,獲第5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提名。
2014年,我有幸參與了汪其楣老師「拈花微笑聾劇團」所製作的《我帶你遊山玩水》舞台劇,這是一個由盲人、聾人和劇場演員共同演出的特別作品。
這段排練與演出過程中與盲人、聾人演員長時間的深入相處,讓身為視人與聽人的我,對於「溝通工具」與「辨識世界的方式」有了全新的理解與認識:盲人使用聽覺與觸覺,聾人使用視覺及推理,這些感官的敏銳度,遠遠超過我們「普通人」的限制與想像。
《看不見的殺機》正是一部反映這種力量的電影。
盲人世界的高功能生活
《看不見的殺機》主角蘇菲,原是一名滑雪選手,因為視網膜色素病變導致視力受損,被迫退出滑雪生涯。
電影開場,透過對她日常生活的描繪,看見她如何依靠「觸覺」來適應生活的改變:從用彈力圈標示瓶裝內容物,到用別針標記織品的顏色和功能……等。雖然蘇菲的眼前不再光影清晰,取而代之的世界,卻是觸感鮮明。
接著,蘇菲從「聽覺」捕捉滑雪比賽的電視報導,與母親的對話中表露出她對過去與現在的矛盾、沮喪、挫敗。這些細節的呈現,讓觀眾真切感受到她在視損後的掙扎與適應,並且為後續劇情埋下重要伏筆:盲人的「高功能特質」。
科技與驚悚的完美結合
電影中的「See for me」軟體,原型來自於真實世界的「Be my eyes」。這款由丹麥團隊於2015年推出的應用軟體,將視人和盲人配對並進行視覺的「借用」,協助盲人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視覺困難。
這種「協助」,實際上是為了解決「社會不友善」的問題,也反映了社會政策在公共建設、福利資源上,分配不均、關照失衡的現象。
盲人無法辨識鈔票面額、聾人無法使用語音導覽、輪椅人無法順暢地使用道路之類這些「普通人」的基本日常需求,對他們來說卻都成為挑戰,甚至必須依賴「公益勸說」或「道德箝制」的極端手段,才可能獲得一點點的關注與前進。
隨著劇情推展,蘇菲的盲人高功能特質與「See for me」的技術巧妙結合,變成了第一人視角的生存遊戲,帶觀眾進入高潮迭起的驚悚故事。
蘇菲透過軟體與另一端的電腦遊戲玩家合作,使她從被動的受害者,變成主動的參與者,這個巧妙的角色設計,以「盲人高功能」與「視人高技術」的合作,讓劇情充滿張力,每一次轉折都令人屏息,將驚悚情節推向高潮。
盲人與視人的組合,基本上就是所向無敵啊!
角色與演員的多重意涵
飾演蘇菲的演員Skyler Davenport,實際上也是一位視損者(資料來源:維基、IMDb)。2012年,因偏癱性偏頭痛中風導致視力受損,他的人生經歷與電影中的蘇菲交織在一起。Skyler在片中的「真實表演」,與一般視人演員自我想像的「詮釋表演」完全不同,觀眾可以同時看見Skyler行動上的「拙劣」以及感官上的「敏銳」,兩者相衝突的特質卻以相容的方式呈現,這份真實感是一般視人演員難以揣摩與想像的。
此外,電影中協助蘇菲的角色,如警察、電腦玩家等這些傳統上屬於男性想像的職業角色,卻是由「女性」來扮演,這,或許並非巧合。
Skyler本人的性別認同(non-binary and asexual、agender,非二元性別與無性別),可能在電影中以這種微妙的方式體現,暗示了一種超越性別框架的支持力量。
至於主角「蘇菲」這個名字,甚至可能取自於《蘇菲的世界》這本書,象徵重新認知人與世界之間的哲學義涵。這不僅增添了電影的深度,也讓觀眾在驚悚劇情之外,挖掘隱藏在細節底下的另一層思考。
電影的結尾,蘇菲決定回到滑雪場,並依靠「嗅覺」辨別環境,對白中還特別提到「帕奧」(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Paralympic Games),片尾精簡地描述盲人從事滑雪運動的方式。
這些電影細節對於視人觀眾來說,不但開啟了全新的認知宇宙,也讓我們看見,現實社會對於身心差異的理解正在逐漸改變。
從「障礙」到「差異」的帕奧精神
今年的巴黎帕奧全球運動盛會,讓我們重新審視「障礙」與「差異」之間的界線。臺灣運動員們展現出無比的英雄氣勢,共獲得3銀2銅的佳績。
巴黎奧組委主席Tony Estanguet曾公開表示:「我們應停止將差異視為障礙,所有運動員用勇氣踏上夢想殿堂,都值得我們大聲讚揚!」這一番話深刻指出了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身心差異。
臺灣已將「殘奧」改稱為「帕奧」,強調「差異性」本身的價值,而非著眼於「殘」與「障」的成見。因此,視障、聽障、身障等名詞,也應逐步轉向中性化的表述與詞彙,如:盲人、聾人、工具使用者等。
從Accessibility(暢通易達)的概念前提,直接反映個體的特質,不再侷限於「障礙」的定義。
未來,關於「身心障礙」的社會認知,應逐漸走向「身心差異」的理解與尊重,讓每個人無論身心如何,都能在社會中獲得應有的平等和共容。
用心感受「高功能」的力量
盲人女高音朱萬花曾經跟我分享過一個故事:
有次她拜訪一位藝術投資人,兩人開心暢聊藝術理念,後來進行檢視企劃書資料的時候,投資人突然找不到眼鏡,明明稍早還戴在鼻樑上,現在卻四處遍尋不著。
朱萬花告訴他:「在玄關的茶几上。」
投資人一看,果然就在那裡!原來朱萬花早在投資人摘下眼鏡的時候,就聽見眼鏡被放在茶几上的聲音,連哪個茶几、位置方向,朱萬花都聽得一清二楚。
正如朱萬花所展現「盲人的看見」,《看不見的殺機》不僅僅是一部精彩的電影,更是一種對觀眾的提醒:「去看見那些我們視而不見的能力與可能」。
以「無限之力」實現「差異平權」。
讓《看不見的殺機》,顛覆你對盲人世界的想像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