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資深國小老師,同時是學習遲緩孩子母親。課餘經營臉書粉絲團,分享身為教師、特殊兒媽媽、人妻、烘焙愛好者的生活點滴,擁有近35萬粉絲。被稱為「神老師」起因是某位學生寫作業的封面時,把「沈」老師寫成了「神」老師,由此作為網路名號。
這次的「無限影展」有好幾部與特教相關的電影,讓人透過影片去了解孩子的行為,也省思孩子行為背後原因。
看完《蘿莉破壞王》有些震撼、有些難過,腦中一直浮現著這些年帶過的孩子,那個被安置在寄養家庭,哭喊著要找媽媽的女孩;那個情緒爆炸過後精疲力盡的男孩、那個冷漠無助拒學的孩子;那個因為家庭暴力而傷害自己的孩子….
有一年帶了一個情緒障礙的孩子,還沒開學就聽說他中年級許多事蹟,每次發脾氣都把老師嚇到退後3步,總是干擾上課,有時還得因為他把課程停下來,脾氣說來就來,隨時大吼大叫,還會摔東西、暴走。
第一次帶情緒障礙的孩子讓我也有點忐忑不安,不知道自己暴躁的脾氣,能不能與他和平共處。
跟片中主角Benni媽媽很不一樣的地方是,我班上那孩子的媽媽非常關心疼愛孩子,我常常跟媽媽聯絡,討論孩子的狀況和情緒,也一起找方法。
心理、飲食、運動 多管齊下
我們發現孩子在星期一時最暴躁,一到學校就不耐煩,一點小事就爆炸怒吼,跟媽媽討論後發現星期天他們都會去吃到飽餐廳,孩子愛吃甜食,會一次吃5~6片的蛋糕及其他甜點,星期天晚上會跟媽媽聊天聊很晚。我建議媽媽:上學的週間儘量減少甜食,吃到飽餐廳改成星期六去,星期天儘量去運動,要早一點睡,星期一有睡飽精神好情緒也穩定。
孩子專注力差,肌耐力也差,動一下累了就生氣,我們讓他去參加球隊接受有系統的訓練,每節下課出去動一動卸掉過多的體力,之後上課躁動的狀況就減少很多。
孩子的脾氣暴躁,身邊如果坐比較不穩定的同學很容易受影響,在他身邊安排溫和穩定的孩子,至少不會主動挑釁他,減少暴躁的因素。
生氣時我會把他找來聊聊,讓他說說過程也發洩情緒,跟他一起思考下一次再發生同樣的事該如何處理。
因為有我跟媽媽的努力,這個在中年級像是炸彈的孩子在高年級穩定很多,甚至上國中後,國中老師說他看不出來有情緒障礙。
介入早一點 遺憾少一點
觀看《蘿莉破壞王》,讓我一直思考如果帶了這樣的孩子,我該怎樣跟她相處?我想,面對這麼嚴重的暴力情緒及行為時,我也是無能為力的。但是在孩子變得這麼嚴重之前,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降低她的暴力,可以帶她去找到發脾氣時更好的發洩方式。
身為一個母親,看到片中Benni在睡前拉住老師的手,要老師不要走,詢問老師「我會被送去哪裡?」那一幕,令人潸然淚下,真的很捨不得。
造成Benni有嚴重暴力行為的原因有很多,因為媽媽無力教養,Benni不斷更換安置機構及家庭,造成她對人的敵對和不信任;因為同儕的排擠讓她防衛心強烈;因為渴望關愛而有獨佔和爭寵的行為。當孩子需求無法受到滿足及適當引導時,就會透過偏差行為來反應。
我一直在想,如果在孩子剛開始有偏差行為徵兆時,身邊的大人們,父母、老師都能夠一起來為孩子想想辦法,是不是就不會有這麼多遺憾了?